什么是加速度計傳感器(加速度計傳感器的類型)
加速度計傳感器是可以測量加速度的傳感器。它通常由質量、阻尼器、彈性元件、敏感元件和自適應電路組成。在加速度過程中,傳感器利用牛頓第二定律獲得加速度值,測量質量塊上的慣性力。根據傳感器的不同敏感元件,常見的加速度計傳感器包括電容式、電感式、應變片式、壓阻式、壓電式等。
什么是加速度計傳感器?
加速度計傳感器是測量加速度的IC,加速度是單位時間內速度(速度)的變化。測量加速度可以獲得物體傾斜度和振動等信息。米/秒2是國際 (SI*) 加速度單位。g也用作加速度單位,相對于標準重力(1g = 9.80665m/s2).其他單位包括用于測量地震加速度的Gal(CGS)。
加速度計傳感器的類型:
1、電容式加速度計
傳感器元件由硅組成的固定電極、工作電極和彈簧組成。在沒有加速度的狀態下,固定電極和可移動電極之間的距離是相同的。當施加加速度時,可移動電極被移位。這會導致與固定電極的位置關系發生變化,從而改變電極之間的電容。電容變化通過ASIC*轉換為電壓,并用于計算加速度。
2、壓電加速度傳感器
壓電加速度計傳感器也稱為壓電加速度計。它也是一個慣性傳感器。壓電傳感器的原理是利用壓電陶瓷或石英晶體的壓電效應。當加速度計振動時,質量施加到壓電元件上的力也會發生變化。當測得的振動頻率遠低于加速度計的固有頻率時,力的變化與測得的加速度成正比。
3、壓阻式加速度傳感器
基于MEMS硅微加工技術,壓阻式加速度計傳感器具有體積小、功耗低等特點,易于與各種模擬和數字電路集成,廣泛應用于汽車碰撞實驗、測試儀器、設備振動監測等。
4、伺服加速度傳感器
伺服加速度計傳感器是一種閉環測試系統,具有動態性能好、動態范圍大、線性度好等特點。其工作原理,傳感器的振動系統由“mk”系統組成,與一般加速度計相同,但質量m上連接著一個電磁線圈。當基座上有加速度輸入時,質量偏離平衡位置。位移傳感器檢測到它,并由伺服放大器放大并轉換為電流輸出。電流流過電磁線圈,在永磁體的磁場中產生電磁恢復力,試圖使質量保持在儀器外殼中的原始平衡位置,因此伺服傳感器在閉環狀態下工作。
